张晨童
海洋学院2022级本科生
海洋科学(物理海洋与观测技术)专业,辅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致远荣誉工科计划成员,海洋学院伯乐计划成员,总核心学积分93.0,其中数学辅修93.6。现任22级班长,校学生科创协会主席团成员。曾获上海市奖学金、联合水务奖学金、中国核动力奖学金(一等)、致远荣誉奖学金、校级A等奖学金等荣誉。2023-2024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长夜灯塔,照亮前路
从有记忆的时候开始,张晨童便对地球科学抱有浓厚的兴趣。他痴迷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更是不断思考着地球力量的原理和机制。而广袤蔚蓝的大海和神秘莫测的极地,更是不断激发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从小便立志要为自己所热爱的学科奉献一生。
然而,生活时常不如所愿。进入高中后,文理分科被迫使他暂时放弃了对地理的系统学习。但是,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在数理化生的空隙中,他仍喜欢捧着一本《普通地质学》,将思绪放飞到山川大海中。进入大学后的前两年,他未能进入自己最理想的专业。但是,他从不气馁,而是一边认真学习原专业的课程,另一边不断翻阅地球科学的前沿文章,并反复权衡饭碗与理想。这一路上,他遇到过太多的不解、质疑和抵触,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但这颗热爱的火苗,始终在支撑着他不断向前走。
纵然这段生活的底色是黑白的,但他还是有幸遇到了诸多贵人。高一的地理老师余舰敏锐地发掘到他对地理的热爱,对他悉心教导,鼓励他勇于追逐梦想。这段经历让他更加稳固了对这门学科的追求之心。在选修《海洋地质学》的过程中,授课老师崔行骞让他感受到了海洋学院的优越与温暖,并且积极帮助他同学院牵线搭桥。
最终,他毅然放下了所有的沉没成本,加入了海洋学院,在历经五年后重新回到自己所热爱的领域中。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开启了新篇章。
全速前进,破冰而行
他深知,在成为一个优秀人才的路上,热爱是必要条件,而不应是最显目的标签。因此,他注重夯实自己的基础能力。他用1/451的学业成绩排名为原专业的学习画上圆满的句号。加入海洋学院后,他始终保持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提前修读完大三的全部专业课程,以当年核心学积分96分保持专业第一。此外,他在致远学院修读数十门荣誉课程,提升了自己的数理和计算机素养。
他也曾通过多种角度去打磨自己的能力。曾获得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个人赛国家三等奖、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上海赛区个人赛一等奖,并作为队长带领团队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M奖(全球前8%)。此外,他也积极探索自己的研究方向。他在42期PRP中参与了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的“辐照RPV钢的掠入射X射线/中子散射数据分析方法研究”项目,结项成绩为A。在这过程中,他对建模分析和第一性原理有了基本认知,并初步了解科研的流程。这些探索为他后续的科研打下了基础,并且让他意识到明确研究方向的重要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加入海洋学院后,他师从王显威老师,开展极地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经过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他很快地学习并掌握了自己未曾涉及的遥感知识。此外,王老师对他耐心引导,启发他打开思维,自主探索,并给予他高度的信任和自由选择的权利。随后,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与能力,他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具体研究方向:冰川物理学。明确目标以后,他不再像过去一样盲目探索。他凭借着自己的热爱和夯实的基础素养,一路克服困难,向前探索。此外,他还大胆运用自己在原专业获得的的材料力学和CAD等方面的能力,结合新学到的遥感、流体力学等的知识,将他们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成果。他于第四届中国极地青年论坛中以唯一本科生的身份做口头汇报,获得了优秀研究生报告奖。此外,他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成功申请了第12期䇹政项目。在本职研究之余,他还与同一课题组的博士生师兄合作,完成了机器学习相关的课题研究。现如今,他正在着手完成自己的独立一作论文以及两篇同师兄合作的论文。
满怀热忱,回馈社会
在学业之余,他会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为自己脚下的这片热土贡献微薄之力。疫情期间,他担任楼栋层长,累计志愿时长200余小时,并获得交大抗疫校长奖。2023年夏季,他前往海南定安中学开展夏令营支教活动,为当地学生讲解科普工程知识。他还多次担任学校招生志愿者,在母校宣传交大风采,获得过宣讲优秀个人的推荐。此外,他还出现在海洋学院院庆现场、献血站、上海科技馆、国创赛现场等地,不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他还积极参加各项学生工作,提供自己的智慧。他在校科协工作期间,长期负责国创赛校赛“盛宣怀杯”的筹备工作,为交大优秀创业人才的成长保驾护航。而担任班长期间,他协助完成了2022年度舟山海洋实践的开展工作,荣获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称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夯实自身的同时,他也不忘积极带动身边的同学,提高整体的学习氛围。他曾开展过数十次学业辅导讲座,担任三学期学业辅导员,辅导内容涵盖高数、大物、C++、数据结构等学科。他还曾主持图书馆学习工作坊,分享自己在Matlab绘图方面的见解和心得。此外,他应《Matlab与海洋数据分析》授课老师的邀请,撰写专业课授课讲义,为日后选课的同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浮生偷闲,美在沿途
在奔赴理想的道路上,他也会留心沿途的风景,短暂泊定驻足,去换一个角度探索人生,培养别样志趣。
他长期参与模拟联合国活动,曾在交大模拟联合国协会担任外联部长。所在的交大模联协会于2023年获得UNHCR(联合国难民署)颁发的特别奖项(中国唯一)。2024年初跟随协会应邀前往位于北京的联合国驻京办进行访问交流,与常驻大使面对面深入交流国际议题。
他对合唱声乐颇具兴趣,四次参与一二九歌会,作为核心队员获得金奖,并担任过声部长。他在《歌唱的呼吸与发声》课程中自主改编作曲并演唱,荣获结课比赛一等奖。此外,他还通过选拔加入了校合唱团,参加多次合唱演出。
他不想被拘束于一成不变的生活,而是渴望不断突破自我,去迎面挑战未知。他曾前往三亚学习科学潜水,获得Open Water潜水员证书;他还参与过南京大学主办的地质科考活动,掌握野外科考的方法。去年夏天,他独自完成申请并前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交换,感受国际课堂的不同之处。在探索世间百般美景的过程中,他愈加增长了对当前从事事业的热爱。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逆风溯海,奋楫远航
时光的洋流永远在推着航行的人们向后退,金灿灿的荣誉也会终究变成褪色的记忆。但荣誉背后的故事会成为他新的底色,推动他锐意向前,不负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期望。未来,他选择继续在极地科学这条道路上深耕。纵使前路仍会有新的困难,但他会继续逆流而上,驶向人迹未至的彼岸。
文字 | 张晨童
排版 | 屈玥玲
责编 | 陈亦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