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
Outstanding Graduates
刘倪黎
海洋学院
2024届本科毕业生
海洋科学(化学、生物与地质海洋)
毕业去向:北京大学直博
荣誉奖项: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铜奖;第十三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上海交通大学三好学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团干部;上海交通大学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学海无涯,孜孜不倦
作为一名通过专项计划进入交大的学生,刘倪黎初入交大时,高中基础相比周围同学非常薄弱,面对与高中完全不同的授课方式,她感到不知所措。来不及记录的课堂笔记,未完全消化知识就开始扑面而来的考试,打的她手忙脚乱。在初入学的第一门中期考试中,她就面临着挂科的风险。
刘倪黎为学森计划学生答疑
面对一团乱麻的课业,她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和紧张中,但她始终记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她开始每天练习提升数理基础,同时反复回看课堂视频、笔记,整理知识点,形成思维导图,积极与老师同学在课后交流问题。渐渐地,她逐渐掌握了适合自己学习方法,并且在大学四年取得了较为优异的学习成绩,先后获得了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此外她还在2024年学森计划中担任建模训练营助教,负责为参营学生答疑解惑。
钝学累功,格物致知
除了专业课的学习,接触科研是她了解海洋、理解海洋、爱上海上的另一契机。在大一学年的ET实验创新赛中,她和队员利用海洋学知识,提出用头足类动物变色迅速的虹细胞和色素细胞进行自适应变色材料研究,并提出了初步的实验方案,在此次大赛中获得实验设计单元一等奖。此后她紧接着参加了第40期大学生PRP项目,对中国捕捞活动现状及主要捕捞渔具时空动态变化分析,量化了我国近年来捕捞产量下降原因及我国海洋捕捞管理政策未来发展方向,首次对我国海岸线至专属经济区海域范围内捕捞压力进行不同渔具空间分布的分层绘图与分析。
刘倪黎出海实习
基于PRP项目,她发现海洋捕捞压力逐渐增大,发展内陆养殖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该压力,她加入曹玲老师课题组,了解到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效率高环境污染低,因此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新思路。在上海交通大学“盛宣怀杯”创新创业比赛中,她作为队长带领团队凭借“鱼水擎——智慧渔业助力振兴乡村农文旅新发展”项目突出重围,获得银奖。随后团队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和第十三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均获得铜奖。
从书本上了解海,也要去看到真正的海。在大学四年里,她曾先后两次参与了海上科考实习,在东海和南海均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曾报名参与了依托“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船开展的为期一月的暑期科考实习和依托“雪龙2”号开展的海上实践,学习了温盐深剖面观测、水文数据测量、浮游生物观察、多管采泥器、无人机海表参数测量、箱式采泥器等不同海上调查设施的操作流程,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在一次次的项目经历中,刘倪黎不仅锻炼了文献阅读、数据处理分析等科研基础能力,也训练了其学术交叉思维、与企业沟通交流等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她找到了自己对海洋学科的热爱。
刘倪黎观察海洋生物样品
起而行之,勇挑重担
大一伊始,刘倪黎满怀着对大学生活的热情竞选成为了班级团支书,自此逐步参与到学生工作中,接触到更多班级内外的优秀同学。她逐渐在工作与学习之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实现了“学”“工”两开花。她连续担任了两届海洋学院学生会主席,组织了跨年级团建、团学培训、学院年会等活动,参与交大人节、樱花诗会、繁星周等校级大型活动,积极建设学院学生会。在一次次活动中,她从刚开始不知如何组织动员到熟练策划活动内容、联系赞助,学生工作不仅让她结交更多有趣的伙伴,同时她的领导组织能力、策划沟通能力、宣传能力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她同时也是学校礼仪队成员,参与了一二九歌会、校庆大会、校史剧等活动的颁奖工作。
赤子热忱,家国天下
刘倪黎深知国情民生,远不是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看几条新闻就能了解的,社会实践活动则为她打开了一扇窗口。了解到海洋塑料垃圾会使海洋动物面临着中毒、饥饿和窒息的严重风险,还会使珊瑚等生态系统面临崩溃,她勇担社会实践团长,前往舟山进行了海洋垃圾调研和清扫,清理了约4000平米的海滩,并对舟山海域的海洋健康进行了评估。
刘倪黎为乡村儿童上课
怀着对山区儿童教育的关注,刘倪黎还在大三暑假前往甘肃省进行义务支教,在那里她看到了孩子们质朴纯真的心灵和对大学的向往,她也积极备课,积极回信,守护孩子们的梦想和希望。在看到海员们常年奔波在远离家乡的海域上,刘倪黎参与到了海员生活质量、通讯困难及心理压力的调研当中,反映了船员海上生活的不便之处,并因此获得了学校社会实践一等奖和先进个人称号。
刘倪黎志愿支教
同时,她也很热爱志愿活动,参与过上海国际马拉松、校庆志愿者、中国福利会、返校宣讲等志愿活动。在疫情期间,刘倪黎更是担任了宿舍楼栋层长,为楼层的同学统计核酸、派送三餐物资。她很喜欢参与这些活动,因为她觉得这些活动能让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时候献出一片心、献出一份力。
刘倪黎作为疫情防控志愿者
本科毕业之后,刘倪黎将前往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耕海洋与大气学科。
文字 | 刘倪黎
排版 | 阿依努尔
责编 | 陈亦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