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
Outstanding Graduates
何心怡
海洋学院
2024届硕士研究生
海洋生物方向
毕业去向:中共青岛市黄岛区委组织部
荣誉奖项: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团员”称号;上海交通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优秀学生党员”
逐梦海洋,学术卓越
2022年9月,何心怡参与了中国极地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联合开展的科教融合活动,登上了中国首艘极地科考船“雪龙号”。那是她第一次登上海洋科考船,但却不是她第一次认识大海。而她与海洋的故事,或许还得从高考结束说起。
何心怡海洋科考时的照片
何心怡来自中国西南的四川盆地,人生的前十八年,海洋只是活在电视上的远方。可是广袤又神秘的海洋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她去探索,于是高考后她坚定的选择了海洋科学专业,并顺利保研交大,继续探索海洋生物的奥秘。
步入交大时,一切都是新奇又值得期待。何心怡接过海洋科学课程的“大礼包”,稳扎稳打,从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技术等领域全方位认识广袤大洋,并在多门课程获得A+,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并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她还在课余时间带领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帮助在海洋生物学课程上有困难的同学。此外,怀抱着对校园生活热忱,何心怡也积极参与多项学生工作。在获得学校研究生会骨干培训班优秀学员后,何心怡登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开学典礼并庄严领誓,那一刻,她更加坚定了积极奋斗、奉献自我的决心。
在开学典礼上的宣誓
后来,在加入了海洋学院研究生会之后,何心怡参与组织学院多个活动,在年会并担任主持人,带领学院篮球队成员参与学校赛事,并在中秋聚会、破冰会、冬至会和书信会上发光发热。在疫情封校期间,她也积极承担党员责任,负责宿舍楼层每日的消杀工作。她说,既为集体服务,还为自己赋能,这些事,都是美事。
深入科研,服务集体
研二,何心怡前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进行交大-二所的联合培养,并在二所开展更多的科研实验工作。她钻研实验细节,精进实验技术,获得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并在第七届地球科学系统大会和2023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上进行了汇报,也是会场内除教授和博士生以外的唯一一位进行汇报的硕士生。
何心怡参加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进入海洋二所后,她加入海洋学院在二所的硕士生党支部并担任组织委员,认真负党日活动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等工作。此外,她还加入了二所研究生会学术部,邀请多位海洋领域的大咖开展学术讲座。虽远在杭州,但她仍勤勉敬业,钩织起学院与二所之间的联系纽带。
除了校园与研究所的日常生活,何心怡也努力在社会实践中探寻自己的未来道路。面对职业的选择,何心怡也曾感到迷茫无助。为了进一步明晰自己的职业目标,她做出了多种尝试。她认为,实践,是探寻根本;动手去做,便全是答案。
本科时期,她便深入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最为偏远的乡村进行支教扶贫工作,这也是她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基层干部的艰辛,但也同时被一个个切实为群众付出的好党员、好干部的行为所动容。她说,被需要,是作为党员的幸事。所以,在研一的暑假,她便报名参与基层挂职锻炼,深入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政府统计局,参与开始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准备与培训工作。基层的工作虽繁杂、琐碎,但也极大地提升了她沟通交流、组织协调以及公文写作的能力,也让她逐步熟悉机关单位的工作模式。
何心怡参与支教活动
回到学校之后,何心怡又参与了由恒隆地产发起、上海市妇联协办、非政府公益组织益社主办的“她领航”计划公益活动。这次活动,何心怡也收获颇多。她不仅认识了多位杰出的职场女性,作为该公益活动的小组组长,还向多位企业女性高层探讨和学习了女性职场发展经验,并了解不同的企业品牌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这次活动让她也看到了更多的职场选择,并在之后,她也选择进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进一步深入探索企业职业职场发展。在工作中,何心怡担任德国总裁的实习助理,从行政文书再到来访接待,她在跨部门的协调、多项目处理以及职场交往中都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何心怡参与“她领航”计划公益活动
服务社会,心系海洋
除了职场探索,何心怡也参与了一些志愿公益活动,比如她在深圳海洋周的公益演讲比赛中为海洋保护发声,也在亚运会期间作为一名城市志愿者当好街道的螺丝钉。在一次次的实践和探索中,何心怡也更明白自己的心之所向,并最终如愿签约中共青岛市黄岛区委组织部。何心怡说,青岛是海洋发展的先锋城市,而海洋又是她愿意为之奔赴的远方。另外,作为一名党员,如何去服务更多群更是自己永恒的课题。她乐意被需要,乐意去奉献,也乐意“服务”本身。
从西南小镇到滨海城市,这一路,以海洋为介,以浪花作伴,奔腾汹涌,虽时有跌宕波折,但好在这一路过关斩将,何心怡都能从容应对。未来如何,她也不知道,但是她相信,永远勇敢、坚毅、勤勉和乐观,是应对难题的法宝,也是她前行的底气。
文字 | 何心怡
排版 | 顾诚昊
责编 | 陈亦玚